雅安藏茶:纵横川藏八千里 雄踞高原千百年
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雅安藏茶:纵横川藏八千里 雄踞高原千百年

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它有不同的称呼;元明时期的乌茶,清朝“引岸制”之后的“南路边茶”,民国期间的“西康边茶”。

在藏地,藏族同胞们称它为大茶、砖茶。

在今天,它叫雅安藏茶。

雅安藏茶,沿袭传承千年,在众多茶品里面,它以受众命名。这既是千百年来藏汉民族情谊纽带的象征,也承载着民族融合的责任,更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缩影。从盛唐到新中国,从蜀西蒙山到青藏高原,茶,茶人,茶路,茶商,一直延续着雅安藏茶的初心和使命,雅安藏茶,这个名称就是从这“平淡而不平凡”的生活中凝练而来。

雅安藏茶——源于生活

关于雅安藏茶的历史文化等方面,有很多专家、学者都曾发表过文章,在这里不再赘述。我们引用一些史料,来说明雅安藏茶从开始就注定了它“平淡而不平凡”的使命:①由于茶叶是唐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商品化农产品,又是畅销国内外市场的大宗产品,是最有利、最有可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一个新的生产部门,因此,茶叶的生产、加工焙制、运输等行业应运而生,成为唐代唯一的一种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工商行业。从此开启了雅安藏茶“官茶”的命运,历经榷茶制、茶引制、引岸制、对物计征等政策管控。

关于历代朝廷针对藏茶的严格管控措施,其核心原因是藏茶已融入生活不可或缺,②据民国三十七年资料记载:明代巡抚严清之疏奏有云:腹地有茶,汉人或可无茶,边地不产,番人或不可缺茶,曰:茶乃番人之命,又云:茶为之物,西戎、吐蕃古今皆仰给之,以其腥肉之食,非茶不消,青稞之热,非茶不解,是山林之叶,而关系国家之大统。故知边胞对茶叶之饮用,有一日无茶则滞、二日无茶则困、三日无茶则病之感,非如内地人民之以饮茶为雅事,为逸兴,为嗜好者可比。依此我们可以说明,对藏族同胞而言,雅安藏茶是生活必须的物质需求。

而雅安藏茶之所以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,可以从以下资料得到一些启示:③清光绪三十年(公元1904年),英军入拉萨,印茶即入藏销,时至今日,藏胞犹逾越险阻,来康运茶,是西康边茶终未绝销于藏销市场也,其不无其独特之性格,査贝尔氏于其所著西藏志云:(公元1927年)中国茶之风行不仅在不丹、如喜马拉雅锡金、尼泊尔拉合邦及拉达克等地,凡有藏人踪迹者无不嗜茶,即在大吉岭山下之西藏居民,亦不饮大吉岭所产的名贵之本地茶,偏喜好西康之边茶也,而运入之中国茶,中国茶较贵,藏人民义愤,但仍视为不可或缺,是知藏胞对西康边茶之情感,具有深切之信心也。西康边茶于藏胞之饮用,本有悠久之历史,习惯观念牢不可破,印茶初入藏胞,视其品质低劣,未如西康边茶之味美爽口,良以西康边茶为抗寒性之山地或寒地茶(西康茶属低温茶区),对高寒区域必须摄取脂肪以保体温之游牧民族最为适宜,印茶多产自亚热带,富含单宁,而单宁之性质为收敛作用,适宜于热带或温带人民之饮用,且单宁质多,味即苦涩,而西康边茶由于天然要素之配合得宜,且单宁成分少,故其品质较优于印茶也。天然要素(即天然形势)文中是这样解释的:天然形势包括气候、土壤及地势三种,于茶树栽培及茶叶生产上,有莫大之关系,茶树性喜于高山湿润多云雾之处;而雅安多雨、多云雾及适宜的土壤和地势,正是其优势之所在。

依据而论,雅安藏茶是藏族同胞的生活茶,能解决“高寒缺氧、高脂摄入过多、饮食单一”的问题,从而成为高原民族同胞赖以生存的生活必需品。近些年来我们的生活进入了“摄入大于消耗的状态”,“糖代谢”、“脂代谢”等问题高发趋势明显,而我们雅安藏茶能否在解决这些“代谢”问题中找到定位,我想我们从中是能找到答案的。

雅安藏茶——回归生活

当前茶行业发展,“形而上”是主流,更多从“色、香、味、形”这些视觉、味觉、嗅觉的体验来划分所谓的标准。茶就是一种天然无添加的植物饮品,探求其“存世”“普世”的价值也许才符合雅安藏茶的初心和使命,回归生活、探求本质、与时俱进是当下藏茶行业应该多思考的方向,雅安藏茶从起源、传承、发展的千百年历史,无不说明这一切。

繁华与喧嚣终不是生活的本质,平淡与真挚才能亘久的延续,生活如此,源于生活并一直归于生活的雅安藏茶亦是如此,它始终平淡,如柴米油盐;但亦不平凡,一直延续千年。平淡的往往让人们忽略它的存在,但“平淡”而不可或缺,让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,就如同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。

千百年来,雅安藏茶走过的历程,充满了诸多坎坷与波折,但从未终止它的延续,也许正是这种“平淡而不平凡”特质和不忘初心的使命,才是它传承千年的原因吧!

喫茶去

2021年12月1日

①《南路边茶史料》第5、6页。

②《西康经济季刊》专题研究:西康边茶之研究第二章节:西康边茶之重要性。

③《西康经济季刊》专题研究:西康边茶之研究第三章节:藏胞饮用西康边茶之习惯。

来源:川茶频道;作者:梅杰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
Baidu
map